從養一頭豬賺千元到賣一頭豬虧千元,在這輪“豬周期” 中,養殖主體們像在坐過山車。今年11月生豬價格一路上漲,引發業界關于“生豬價格已觸底,新一輪‘豬周期’將至”的熱烈討論。不過眾多業內專家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生豬價格連漲數周,并不意味著這輪“豬周期”拐點已至。
“豬周期”有頂就有底
“這個行業好就好在行情不可能一直差下去。”河南信陽生豬養殖戶張廣聯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如果養豬持續兩年都不賺錢,就會有人棄養或者少養一些,等到產能減少到一定程度,生豬價格會重新開始上漲。“豬周期”有頂就有底,行情觸底了就會反彈。
“豬周期”通常指生豬價格呈周期性變化的規律,一般運行軌跡為“生豬價格上漲——養殖戶積極補欄——生豬供過于求——生豬價格下跌——淘汰能繁母豬——生豬供應減少——生豬價格下跌”,循環往復,形成周期。“豬周期”更直接的表現是生豬價格的寬幅波動,對于企業來講,價格波動帶來的盈虧更為重要。一位上市豬企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生豬價格一方面影響養殖主體的利潤,一方面左右養殖主體擴產節奏,養殖主體根據價格變化形成生產周期,通過調整種群結構和產能釋放節點來爭取利益更大化,但企業的戰略布局更終會傳導至價格上,使得價格的客觀性得以體現。
2021年6月,養豬虧損日益明顯,截至目前,仍有部分養豬場處于虧損狀態。根據大宗商品分析機構上海鋼聯-我的農產品網數據,自繁自養一頭生豬在2020年的年均盈利是2583.59元,而2021年6月份的第25周平均養一頭標準體重的豬要虧損400元-500元;2020年外購仔豬的平均盈利是1478.6元/頭,2021年6月中旬平均養一頭標準體重的豬要虧損千元以上。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2021年9月份全國養豬場(戶)虧損面達到76.7%。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這輪“豬周期”自2018年6月份開始,目前已經持續42個月。在這輪“豬周期”中,養殖端虧損的幅度(尤其是2021年9月初、10月初的虧損)較以往周期偏大。“如在2021年10月初,自繁自養一頭120公斤生豬可能虧損700元-800元,外購仔豬的虧損是1300元-1400元。以往的周期盡管在當時的環境下虧損比較高,但是總體來說,虧損也是在500元以內的。”
“確實是因為2020年養豬利潤比較高,養一頭豬能賺上千元,我才想到擴產。行情好的時候,豬場里有上千頭豬。” 張廣聯說,他也研究“豬周期”,按照“一年好、一年虧、一年平”的規律,他認為生豬價格在2022年應該能回升。
進入今年11月,生豬價格連漲數周。大宗商品分析機構卓創資訊數據顯示,11月26日,自繁自養一頭生豬的利潤回升至540.17元/頭,外購仔豬的養殖利潤是505.95元/頭,達到年內更高點。
價格上漲是否意味著轉折點來了
到目前為止,生豬價格已經連漲數周。據統計局數據,2021年11月下旬與11月中旬相比,生豬(外三元)價格為18.2元/公斤,上漲了2.8%。而此前根據農業農村部統計數據,生豬價格到11月為止已經連漲了6周。
一般來說,生豬產能減少、價格上漲意味著一輪“豬周期”的開始,產能增加、價格下降意味著一輪“豬周期”的結束。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盡管生豬價格連續數周上漲,但從產能數據來看,養豬業還處于這輪“豬周期”的下行通道,未來行情走勢依然撲朔迷離。
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李明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雖然當前生豬價格出現連續反彈,但并不能認為此輪‘豬周期’的轉折點已經到來。按照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看,當前存欄量依舊高于正常標準的6%左右,產能釋放還未到達高點,去產能化還要持續。”
光大期貨研究所生豬行業研究員孔海蘭也認為,目前大體重的豬源不足,年底正值需求旺季,這些都是導致短期生豬價格上漲的因素,但是生豬產能過剩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所以從短期來看,生豬市場并不具備出現“豬周期”轉折點的條件。
“目前生豬價格上漲屬于常規性的季節性波動,每年到這個時候,生豬價格都會有一定上漲。”朱增勇表示,生豬價格出現連續上漲首先是因為受到生豬價格超跌影響,2021年10月時,生豬價格已經下跌到成本線30%以下;其次是市場消費需求的拉動,10月時北方、南方陸續開始制作臘肉,而此前市場出清了一部分大體重豬,消費需求的增加也帶動了市場對大體重豬的需求。目前受生豬價格上漲影響,部分豬肉價格也開始上漲,這也會抑制消費,到12月時,生豬供需進入僵持。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人孔亮表示,預計2021年四季度到2022年一季度上市的大體重豬量同比還將明顯增長,生豬供應相對過剩局面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如不實質性地調減產能,生豬價格低迷態勢將難以扭轉,尤其是2022年春節過后的消費淡季,生豬價格可能繼續走低,并造成生豬養殖重度虧損。
這輪“豬周期”有些特殊
“感覺養一頭豬賺千元還發生在昨天,今天就變成了賣一頭豬虧千元。”張廣聯坦言,這輪“豬周期”中,生豬價格上漲、下跌都有些走極端,他感覺就像在坐過山車。
這輪“豬周期”中,養豬巨頭們也在承受巨額虧損,生豬出欄量排名前五的上市豬企均已陷入虧損。截至目前,今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溫氏股份、天邦股份五大頭部豬企合計虧損超過200億元。溫氏股份以單季虧損72.5億元,前三季度合計虧損97.5億元的成績,成為預計虧損更多的豬企。
頭部豬企均表示,這輪“豬周期”的下行周期還遠未結束。新希望相關負責人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從供給端角度、生豬去產能化程度看,還沒到“豬周期”反轉的時間點。生豬價格在明年春節后可能還是會有一輪下跌,明年總體還是會處于低位,但不一定比今年上半年的更低點更低。此前預言“生豬價格將跌至5元一斤”的唐人神也在對投資者的回復中表示,本輪“豬周期”由于飼料成本、防疫成本的提升,行業養殖綜合成本大幅提升,導致行業的虧損幅度遠遠高于前幾次“豬周期”底部的行業虧損幅度。
是什么令這輪“豬周期”有些特殊?朱增勇表示,首先,這輪周期中產能的下降是遠超于歷史以往周期的,如2019年9月能繁母豬存欄量的下降為39. 8%,同年10月生豬存欄量同比下降41.4%,這是以往任何一個周期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情況。其次,這輪周期中,政府支持政策力度和幅度也是遠超以往周期的。除了加強和完善以往的生產支持政策,還有凍豬肉的投放和收儲,投放量超過100萬噸,這個力度也是以往周期沒有過的。再者,生豬價格的上漲和下跌的速度和幅度都遠超以往周期。
“從上漲周期看,2019年8月生豬價格開始超過上輪周期的高點, 同年10月初的價格幾乎翻倍,直到2021年5月才降至上輪高點以下。養殖端的收益(尤其是在價格處于高位時)是遠超歷史以往周期的受益的,本輪豬周期中更高收益曾經達到2800元/頭。從下跌角度看,生豬價格從2020年1月的36元/公斤跌到了10月初的11.5元/公斤左右,也是在6個月之內就跌至原價位的1/3,下跌的速度也是遠高于上個周期的,這也導致了養殖端的短期虧損幅度遠高于歷史以往周期。”
“豬周期”轉折點在哪
“轉折點何時來”已經成為行業內熱議的話題。孔海蘭告訴記者:“目前養殖端的惜售情緒將導致生豬供給壓力后移。隨著后期生豬需求恢復穩定,生豬價格將面臨再次下跌風險。根據目前養殖情況推算,2022年上半年,‘豬周期’將很難迎來轉折點。在未來有效淘汰生豬過剩產能后,將迎來新一輪的‘豬周期’,持續關注養殖端產能淘汰情況。”
李明認為,根據調研數據看,2022年三季度之后,周期階段性的低點可能會有所體現,但并不能認為一定是周期底部。通過類比現階段的生豬價格上漲造成部分供給后移的現象可知,在生豬價格超過養殖成本時,會激發行業擴產及復養的熱情。未來在養殖技術更新迭代、養殖成本競爭增強等事件性的影響下,這輪“豬周期”可能會產生較為確定性的底部。
“現在,生豬產能還是高于常態。在生豬供給并沒有出現實質性變動的情況下,還不能確定行業進入新周期或者出現轉折點。”朱增勇表示,生豬價格反彈以后,一方面,能繁母豬的產能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回落,生豬存欄也會跟著回落。另一方面,部分規模企業也陸續增加后備母豬補欄,這部分商品豬或會在2023年上市。這輪“豬周期”的轉折點或會出現在2023年。
目前,養殖端也在等待這輪“豬周期”的轉折點的到來。新希望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公司還是繼續做好生產養殖各環節的基礎工作,保持現有生產規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短期生豬價格波動會適當影響一些銷售節奏的提前或延后,但不會引發大的戰略調整。唐人神也表示,生豬價格及“豬周期”走勢預測難度較大。目前,公司需要做的是練好內功,降本增效。
除了盼“轉折點” 還能做什么
和張廣聯一樣,許多養豬人深陷在“一年好、一年虧、一年平”的“豬周期”規律中。每隔三四年,“賺錢-虧損”的行情便會在養豬業上演。“豬周期”帶來的價格暴漲暴跌的“魔咒”能否破解?
朱增勇表示:“按照以往我們研究周期,很多人的關注點都放在‘生產管理過程中如何抓住生豬價格上漲這個周期’上,實際上真正要了解‘豬周期’的規律,更多是通過測算整個周期的成本和收益,通過建立全產業鏈利益共享機制,穩定收益,穩定生產。”
“一方面養殖主體做到產業內部的組織結構調整。首先要做到生產穩定,實現市場價格波動與生產的分離。無論是單個企業,還是組織化的方式(如協會養殖合作社),通過中長期的生產或者銷售合同,或者通過全產業鏈建設,如生豬價格比較低的時候,養殖端既可以通過下游的像屠宰、深加工及銷售來分化或者減少上游的生產虧損,也能夠根據消費者或者是整個社會的供需情況來安排生產,實現產業鏈整合。另一方面是整個行業生產成本競爭的加劇。隨著整個行業生產成本的下降,養殖端的虧損會減少。如果說整個周期中,行業均處于小幅盈利或者保持正常的利潤,相對來說行業是保持穩定的。”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輪“豬周期”中,農業農村部等六部門也在《關于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提出要建立生豬生產逆周期調控機制,以能繁母豬存欄量變化率為核心調控指標,建立異常變化自動觸發調控機制,保持能繁母豬合理存欄水平。其中意見也提到,2009年以來,我國生豬生產和豬肉市場供應共發生四次較大波動(平均三年一次),價格大幅上漲的起因均為前期能繁母豬存欄量下降到正常水平的95%以下。
通過合理地調控產能來平抑“豬周期”。 “從宏觀調控的角度來講,通過及時的干預,能夠防止出現后期產能急劇下滑或急劇增長的現象。養殖戶在面臨生豬價格下行或者虧損的時候,不同的養殖戶有不同反應時間。有些人可能虧損一兩個月就開始調減產能了;有些養殖戶可能虧損五六個月才開始調減。這種情況下就是尊重市場規律。政策的出臺就是為了防止出現資金鏈斷裂等問題,在產業政策環境穩定的前提下,發揮市場機制調節作用,讓養殖戶逐漸地去調節產能,同時穩步推進產業向規模化、產業化和現代化轉變。”朱增勇說。